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班级
马克吐温姓名座号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2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以及作用。3了解马克吐温作品,体会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4理清本文结构,提高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5体会并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和人物的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思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文学的兴趣。2启发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尝试表现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分析、概括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从语言中渗透出来的真情实感。2体会、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人物的作用。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以课后“马克吐温出版第一本书的故事”引出作者,认识作者。2课前热身:教师启发学生:马克吐温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他的力量何以让一位出版商成为19世纪无可争议的头号大傻瓜?简介作者(课件展示作者画像):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小说和其他作品,如他写的著名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受到全世界读者特别是少年读者的欢迎。他还创作了反映美国社会的著名小说,如《百万英镑》、《镀金时代》等,鲁迅曾经称他为“幽默作家”。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位幽默大师的文章。二、初读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师生互动(一)学生小组内互动,师生全班内互动:自学生字词,并针对自读中对课文不懂的地方相互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加以整理。提交全班共同读议,予以明确。1)生字词(加点字):煞()费苦心滑稽()猝()不及防撰()文俗()不可耐言简意赅()戏谑()乳臭()未干盛气凌()人趾()高气扬诽()谤()涉()水过河2)新词语(课下注解有的除外):粗糙花花公子琐闻苛责3师生互动(二):“叔父离家外出了一周”,十三岁的马克吐温独立办了一期《汉尼巴尔周报》,他在“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了哪几件事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上几件事情中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归纳整理。代表发言。
f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概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