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4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要求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3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新课导入欣赏影片《列宁在1918》经典片段一位瘦弱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面前摆着两个装满农产品的袋子显然是在兜售自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老农似乎有所顾虑经常四处张望。同学们能找出上述场景中的不正常之处吗生1摆地摊应在人多的地方不应在偏僻角落。生2商品应被醒目地摆放不应放在袋子里。生3凭劳动赚钱天经地义为什么要有所顾虑呢师我与大家有同感这是为什么呢生不知道。师《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这一课将告诉我们答案。
基础达标1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的实行B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D为苏联工业化奠定基础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22014年宿迁模拟卷“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为集中人力、物力击退敌人“猛扑”苏俄实行的有效措施之一是A
1
fA实行余粮收集制B采取固定粮食税C实行义务交售制D实行粮食收购制解析材料反映了当时苏俄处于十月革命后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政权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核心是余粮收集制。这一政策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A项正确。31920年12月到1922年12月瞿秋白在苏俄考察时记载“第二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很满意。”横线上应该填上CA余粮收集制B义务交售制C粮食税D收购制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触犯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为了改变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