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行为和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一、引言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2008年,一场突然袭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企业不得不经历这股寒流。虽然,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但中国的企业却无法在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前独善其身。金融危机的到来,让很多出口的企业彻底的走向了死亡。在爆发的前期,做内销的企业还没感觉到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经过了半年时间左右,内销的企业也终于感觉到了寒冷的到来。上演了一出企业界的“后天”。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更是觉得寒冷无比。环球资源旗下世界经理人网站2008年10月份针对中国大陆企业管理层展开的系列调查结果显示,金融海啸波及九成企业,仅110企业未受影响,坦承“影响很大”的商务人士高达488,表示“没有影响”的仅占94。
二、金融危机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金融危机影响全球企业及市场,使其发展速度放缓,在总体上造成市场需求的下降,中国厂商同样受到这样趋势的影响。而生产成本激增并收益减少、融资困难加剧、外贸出口受阻导致出口增长放慢、转型需求增大而转型能力不足是困惑国内企业四大主要因素。(一)企业生产成本升高一是资金成本提高。在从紧货币政策背景下,2008年以来,央行存款准备金比率已调高15次达175;加息6次,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达747,银行对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40。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以后,企业用工成本全面上升,三是原材料成本提高。由于大部分基础性原材料
1
f价格上涨,运输成本增加,使得企业总成本增加610,大大缩小了企业利润空间。不少企业为了维系住老客户,已经处于亏损经营状态。(二)外贸出口受阻金融危机使欧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大幅放缓,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需求会大幅度萎缩,这对于对外贸依存度很高的我国来说,经济减速不仅降低我国的出口增速,而且使贸易顺差增幅放缓甚至负增长,而全球市场发展速度的放缓,经济下滑,直接导致国际市场在总体上需求的下降,未来市场的增长潜力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