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随访时间为:儿童满1、3、6、9、12和18月龄时;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艾滋病检测时间为:出生后6周及3个月(或其后尽早)需要采血进行。9、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10、梅毒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间接接触、血液、胎盘、产道等,主要病原菌是苍白螺旋体。
f二、简答题(44分):1、简述预防HIV母婴传播孕产期保健的目的与要求。(12分)答:①孕早期及早发现HIV的孕产妇;②加强产前保健、注意监测胎儿宫内发育、及早确定抗病毒治疗方案,为HIV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备好孕期、分娩及产后需用的抗病毒药物。③孕晚期指导HIV感染孕产妇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提供婴儿喂养的咨询。④产时按照用药方案继续产时用药;提供安全助产服务;评估、建议人工喂养。⑤安全处理HIV感染产妇的恶露和排泄物;建议正确和坚持使用安全套预防性传播和避孕;指导人工喂养的母亲回奶注意问题及乳房护理。2、简述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12分)答:推荐方案:①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日肌肉注射,连续15日;②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臀肌注,每周一次,连续3次。替代方案:①可用头孢曲松,1克日,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连续10天;②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治疗(禁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500mg每日4次,口服,连服15天。梅毒感染所生儿童的预防性治疗方案:出生后应用苄星青霉素G,5万单位公斤体重,分两臀肌肉注射。3、简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干预措施。(12分)答、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医务人员应当详细了解其肝炎病史及治疗情况,密切监测肝脏功能,给予科学的营养支持和指导。对乙肝表面抗原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没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国际单位)。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24小时内及1月龄和6个龄儿童的三次乙肝免疫接种。4、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8分)答:①血液传播是乙肝重要的传播途径。②通过体液传播:乳汁、唾液、经血、精液、阴道分泌物都可以传播。③生活密切接触传播。④母婴传播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