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身。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如: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专题中李清照的《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②“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③“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琵琶行》)诗中的鞍马代“客人”④“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诗中以“杜康”代酒。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如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专题中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出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心情。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死葬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整,写出了昭君的一生不幸遭遇。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如: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红楼梦》宝玉所咏曲写女儿的相思愁怨,每句用“不”字,“滴不尽”、“开不完”、“睡不稳”、“忘不了”,排比而下,写出了绵绵不绝的愁思。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专题中周邦彦《横塘路》:“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设问做结,以实写虚,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f上教考资源网
一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