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基础上进一步向因特网和网络化的方面发展。而在我国,对大多数政府和企业来说,“计算机化”的过程目前都还没有完成。不仅没有比较好的信息系统支持管理和决策,甚至许多在操作层上能够实现的数据处理系统,如财会系统、统计系统等都还没有建成。因此,当发达国家的企业由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的时候,我们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还没有实现;当他们“由信息资源开发走向知识资源开发”的时候,我们许多企业的基本数据库还一没有完成;当他们“由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开发走向因特网结构”的时候,我们许多企业没有完成自己机的局域网,企业的计算机还停留在单机应用、文字处理的阶段。在与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水平相比落后的情况下,我国企业面临
1
f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信息化水平的低下,不仅将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因此,进行信息化建设绝对不是赶时髦,或者是一时兴起,它是从国家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制定的。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二、企业的竞争优势2.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现状分析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对世界近50个国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19962000年5年间,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国际竞争力平均排名仅为334处于较低的竞争力水平。在5个评价因素的平均排名中,劳动力成本竞争力最强,平均排名仅为58;其次,企业文化竞争力居于一般水平,平均排名为263。劳动生产率竞争力水平最低,平均排名仅为400。从动态变换看,竞争力总体、企业管理竞争力及其要素都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企业文化、公司绩效和劳动力成本这3项竞争力,近年来平均下降达10位以上。以上的数据不难发现,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现状实在不乐观。那么,影响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现状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一般有企业的资源、组织能力、市场定位、企业文化、企业信息化程度等。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着重提出企业信息化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原因在于,很多企业没能正确利用信息化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企业信息化正是提高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全国各个行业被统计的63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765;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694。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857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