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刑事责任。合同: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税收:实现国家职能为目的,基于政治权力和法律规定,由政府专门机构向居民和非居民就其财产实施的强制、非罚与不直接偿还的课征,是一种财政收入的形式。简答题:19答:1、宪法中关于国家行政管理的规定。2、行政法律、行政法规、规章。3、地方性法规和规章。4、散见于其他部门法中的具有行政管理性的法律法规。5、我国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协定中具有行政法意义的内容。20答:①犯罪以后自动投案。犯罪嫌疑人或犯罪事实为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收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直接向司法机关投案从而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合法控制之下,接受司法机关审查与判决。②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③必须接受审查和裁判。21答:1)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内为法律行为。2)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并为被代理人的利益为法律行为。3)代理人独立对第三人为意思表述或接受意思表示。4)代理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之接轨被代理人承受。22答:1)、婚姻自由的原则2)、一夫一妻制原则3)、男女平等原则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5)、计划生育6)、禁止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家庭成员。23论述:正当防卫构成要件?答:1、起因条件:须有不法侵害的发生和存在,不法侵害包括犯罪行为和违法行为。并非对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防卫,只是对那些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紧迫性的不法侵害,在采取正当防卫可以减轻或者避免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正当防卫。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已经结束的情况下进行所谓防卫行为,刑法理论上称其为防卫不适时,包括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3、对象条件;正当防卫只能对不法侵害人实施。4、主观条件:必须具有防卫意图,即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防卫挑拨、相互斗殴、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行的防卫都不是正当防卫。5、限度条件: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对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的权益以保护较大权益免受损害的行为,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法学作业3选择B、C、B、B、C、C填空题:7自诉。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