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节
心理测量学知识
概述测量与测量量表
第一单元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该定义包括三个元素,即事物、数字和法则。所谓“事物”,指的是我们要测量的对象,就是引起我们兴趣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所谓“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该事物某一属性的量。数字具有区分性、序列性、等距性和可加性。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确定的意义,二是有相同的价值。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斯蒂文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量表的分类命名量表顺序量表顺序量表比命名量表水平高,其中的数字不仅指明类别,同时也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程度。顺序量表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数字仅表示等级。不但有大小关系,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可做加减运算,但因为没有绝对零点,所以不能做乘除运算。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其数字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
等距量表等比量表
第二单元
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心理测量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
心理测验的分类
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
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按测验的方式分类按测验的要求分类
文字测验操作测验客观测验投射测验个别测验团体测验最高行为测验
f典型行为测验
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心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大致有三类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人格测验以及心理评定量表。
第六单元
心理测量的发展史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比内测验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第一单元常模团体
一、常模团体的性质常模团体是由具有多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对测验编制者而言,常模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对测验将要施测的总体的认识,常模团体必须能够代表总体。在确定常模团体时,先确定一般总体,再确定目标总体,最后确定样本。二、常模团体的条件样本的大小要适当。一般不低于30或100全国性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三、取样的方法取样即是从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取样的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分层抽样:先将目标总体按某种变量分成若干层次,在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受测者,最后把各层的受测者组合成常模样本。四、常模与常模分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