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二O一三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科目名称:6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值150分。
(B卷)
答题内容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生产力:2量变:3感性认识:4相对剩余价值;5重点论: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15分,共60分)1否定就是新事物完全抛弃旧事物,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3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进行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4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运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原理谈谈这一决策的重要意义。2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出现了145次,“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大要求,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具体包括“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请问什么是“人民”,为什么党的十八如此强调人民的重要性。
准考证号码:
姓名:
报考专业:
密封线内不要写题
第1页共1页
f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B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每个6分,共30分)
1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中获取物质资料以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它是反映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一个范畴。它包含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基本要素,还包含科学技术。2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事物保持其特定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续性。3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4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5重点论:一种有重点地观察问题的方法论。即在考察研究复杂事物或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分清主次。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个15分,共60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