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计
爆破震动与同段起爆的炸药量密切相关采用非电微差起爆技术不但控制单段雷管的起爆药量又能有效地控制每段雷管间的起爆时间使爆破震动波形不叠加。这样既能保证岩石破碎达到理想爆破效果又能消除爆破震动的有害效应。网络起爆采用孔内微差的方式选用120段非电毫秒雷管段差控制在5080ms。
23、掏槽形式及装药结构设计
“有无进尺看掏槽”隧道爆破的掏槽眼是爆破成败的关键为减少钻眼数量加快施工进度掏槽设计均采用楔形掏槽形式。
231、掏槽形式设计如下图
232、装药结构设计为更好地达到光爆效果周边眼采用不耦合间隔装
f药结构。其余炮眼采用连续装药。如下图所示
23、钻爆参数
231、炮眼深度L孔径d
本隧道全断面掘进深度初步设计为35米炮眼深度37米掏槽眼加深10。
孔径d使用钻头为42mm确定d42mm。
232、炮眼布置
炮眼布置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辅助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加深10。
辅助眼、内圈眼、底板眼均比掏槽眼、周边眼稀一些而与掘进眼相比适当加密扩槽眼的作用是将槽腔进一步扩大为后续的爆破提供良好的临空面条件为保证爆破效果扩槽眼适当加密。内圈眼装药量过大或过于集中均会引起围岩的破坏因此必须适当加密使炸药量能在内圈眼带均匀分布减小围岩的爆破破坏。扩槽、掘进眼的爆破有部分岩碴被抛出开挖面以外还有部分岩碴堆积在底板上增加了底板眼爆破的负荷为克服这一现象及保证底部的爆破效果底板眼也适当加密。它们的间距或抵抗线一般为掘进眼的80左右。掘进眼一般均匀布置采用环形布置形式周边眼参数经验计算式周边眼间距E818dd为炮眼直径cm
抵抗线W1015Ecm
f抵抗线均小于同排炮眼间距常为炮眼间距的80100根据公式及经验本隧道的Ⅰ、Ⅱ级围岩取E60cmW75cm各炮眼参数如下
周边眼参数表
内圈眼间距75cm
掘进眼间距90100cm
底板眼间距60cm围岩整体性较好段可取65cm炮眼布置图按60cm布置可根据情况调整
掏槽眼间距90cm
辅助眼间距110cm。
233、药量计算
1总炸药量的计算
QKLS
式中Q一次爆破总装药量
K单位岩石爆破炸药消耗量Kgm3
L炮眼深度m
S断面积m2
炸药分配完后按装药卷或半药卷的档次进行调整以便于装药施工。
2单眼装药量的计算
隧道爆破炮眼所在部位不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掏槽眼要求抛掷掘进眼只要求松动而在掏槽部位的两侧与其上下各部份的炮眼要求又不一样侧部要求松动上部要求弱松动下部要求加强松动周边眼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