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金融
【课程目标】
1、让培训人员了解互联网发展的大势和应用2、掌握银行社会化媒体的应用3、帮助企业掌握互联网的服务、销售等商业模式的运营
【课程对象】
公司管理层、营销和客服部门人员
【课程时间】
1-2天
【建议培训人数】
60人以内
【课程模式】
讲授、分组讨论、案例解析、视频演绎等。
【课程提纲】
第一讲
商业环境改变与互联网金融
一、万达广场商业模式的“变脸”1、网上商城与线下体验店2、掌上会员服务3、LBS位置推送服务与O2O商务模式二、BRT网站“抢夺”银行地盘1、余额宝对银行的冲击
f2、百度12的收益打开资金流通道3、央行为何叫停余额宝、微信虚拟信用卡三、移动支付入口的争夺1、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争夺的幕后2、社交媒体中的O2O场景应用之战3、移动支付能否取代银行卡和POS机?四、中介模式的消失1、信息获取成本更低2、信息更加对称案例解析:(1)百度迁徙的商业服务(2)百事可乐“把乐带回家”
第二讲
互联网金融的六大形态
一、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1、阿里银行的业务模式2、浙江网商银行的小存小货模式3、智慧柜台取代银行服务人员二、第三方支付与支付宝1、支付宝能为商家提供庞大的消费人群2、商家了解网民消费习惯的渠道三、网络小额信贷
f四、众筹融资模式1、捐赠模式2、奖励模式3、股权模式4、债权模式五、互联网货币1、虚拟电子货币的本质2、比特币、Q币六、P2P网络信贷1、线下交易模式2、承诺保障本金和利息3、“拍拍贷”的线上服务模式案例解析:(1)《罗辑思维》的微信认筹(2)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
第三讲
新媒体传播和品牌营销
一、新媒体颠覆传统媒体传播方式1、互联网传播特点(1)人人都有麦克风(2)分享与互动(3)多屏交互和病毒传播
f2、新媒体形式和碎片化阅读(1)《罗辑思维》节目模式(2)“码报”和微视的出现(3)APP的新闻碎片化阅读3、社交化媒体的冲击(1)微博:你的企业再小,一样也可以被关注!(2)微信:人际传播关系平台(3)微电影:加长广告版二、大数据时代的广告模式1、脑白金“金弹”模式的消失2、新媒体时代的广告传播特征(1)RTB数据使用(2)社交传播(3)脸谱识别三、互联网打造品牌的路径案例解析:(1)民生银行“财神卡”(2)努比亚手机为什么要“拍星星”?
第四讲
企业微营销应用
一、搜索引擎营销1、SEO的传播优化
f2、SEM营销3、利用百度百科、百度词条等建立企业品牌库二、企业微营销运用1、建立官方微博(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