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校长团队”信息化领导力的现状、内涵及提升策略
作者:王忠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8年第07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中小学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却依然比较滞后。由于受到我国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影响,多数人只重视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却忽视了副职及中层管理团队的领导力,管理层内部的摩擦及推诿扯皮,阻碍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对如何挖掘和培养“校长团队”信息化领导力,亟待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关键词信息化领导力;现状;内涵;提升;策略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三通两平台”的开通及数字化多媒体教室的启用,为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部分学校的班级甚至做到了人手一部平板电脑,“互联网教育”正深刻地颠覆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相比于快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浪潮,我国中小学信息化“领导力”的建设还比较滞后,影响了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长期以来,由于受我国中小学校长负责制的影响,在信息化工作中,多数人只重视校长个人的信息化领导力,却忽视了副职及中层管理团队的集体领导力。校长的权利过分集中,其他领导在信息化建设中分工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长团队”作用的发挥。信息化时代,学校的领导力更趋向于分布式发展,领导结构由“金字塔型”趋向于“扁平型”。“扁平型”的领导结构,不但有利于缩短上下级之间的距离,使信息流向更快捷,管理成本更低廉,而且更容易激发起团队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干事创业的成就感。只有学校的中高层领导者都认识到信息化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才能从根本上引领学校的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深层次变革。从这个意义讲,“校长团队信息化领导力”新概念的提出,不仅弥补了校长个人信息化领导力的不足,而且整合了学校其他领导的智慧,破解了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设相对落后的困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校长团队”信息化领导力的现状1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普遍不足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校长的日常管理事务繁多,工作量大,精力有限,难以保证学习信息技术的时间。一些校长教育信息化的观念落伍,心中没有学校信息化发展愿景,只重视信息设备的引入,导致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校长心中没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