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初探
作者:李臣之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师范学院点击数:12更新时间:20102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依据,它既是活动的相对终结,也是活动的持续起点,更是活动的循环过程。科学认识、有效实施和妥善利用“评价”,关系到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是判断活动价值、改进课程实践、促进整体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取决于一个衡量价值的尺度,“价值的真正尺度,照一般的说法,是不可能有争论的。”1然而,实际上任何评价难免引起争议,争议的程度与效果不仅取决于“尺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更取决于运用这些“真正”的尺度要回答的有关价值判断的问题。下述问题大概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需要回答的。lllll谁来评价?谁来评价?评价什么?评价什么?采用什么标准?采用什么标准?如何评价?如何评价?评价怎样?评价怎样?一、谁来评价?评价什么?谁来评价?评价什么?由谁评价?评价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谁”的素质、评价方式与方法首先影响到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而“评价什么”关系到评价结果的整体概括。(一)评价者的界定课程应该由什么人来评价?对此,看法各异,分歧严重。在传统意义上,人们将课程评价视为具有课程评价方面的专门知识与经验的特殊人群。佩恩(Pay
e)于1974年提出,课程评价者应该能够从事22方面的工作,
2方能胜任课程评价。
本文将进一步讨论这些问题。
这显然是从课程评价内部,本着“科学”评价取向,
决定“谁”可以评价。事实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涉及到的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是由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有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评价共同体。
f1、学生:实践活动价值的自我认定学生:通过自我反省,发现活动的意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想追求。在评价环节,没有学生的“反求诸己”,活动的价值恐怕难以显现。2、学生活动小组:实践活动价值的同际认定学生活动小组:在交往中学习与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运行的中介渠道。站在活动小组中“对方”的立场审视“自我”活动的价值,容易将“自我”看得更加清楚、明白。3、教师:作为实践活动的督导者和参与者的价值判断教师:教师教师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直接的、经常的合作者和督导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价值和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