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认知无线网络中,当主用户的频带当前没有使用时,副用户允许利用主用户的频带。为了支持这种频谱再利用的功能,副用户需要感知无线电的频率环境,并且一旦主用户使用了这个频段,副用户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让出该信道。因此,在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是很重要的。在频谱感知中有两个参数:监测概率和假报警概率。监测概率越高,主用户受到的保护越好。而对于副用户来说,假报警概率越低,可以再利用的空闲信道越多,因此副网络可利用的吞吐量越高。这篇文章中,我们要学习当主用户充分的受到保护时,怎样确定感知时间使得副网络获得最大的吞吐量。我们要精确地计算出权衡感知吞吐量这个问题,并且利用能量检测来说明这个问题有一个最佳的检测时间,它可以使得副网络获得最高的吞吐量。协同感知运用多重小时隙,多重副用户同样学习使用了本文章中提出的方法。通过电脑仿真,我们知道对于一个6MHz的信道,当帧长度是100ms,且副用户收到主用户的信噪比是20dB,当保持了90的检测概率时,能获得最高吞吐量的感知时间是142ms。当利用了分布式的频谱感知时,最佳感知时间会降低。关键词认知无线电,感知吞吐量,频谱复用,频谱感知,吞吐量最大值。
f1引言
过去的十年里,我们看到了无线服务越来越流行。根据频谱固定分配的方法,在很多国家,大部分可利用的频谱都分配给了固定的设备。另一方面,频谱再利用地方式缓解了固定频谱分配所造成的没有充分利用的问题。事实上,在美国,FCC目前的做法表明70的固定频段没有利用。而且,其频段占用的时间短至毫秒,长则数小时。所以推动了频谱重复利用的思想,它允许当主用户或主网络不使用其频段时,副用户或者副网络使用该频段。频谱再利用的核心技术是认知无线电,它包括三部分:(1)频谱感知阶段:副用户需要去感知并且检测无线环境来检测空白频谱。(2)动态频谱管理:为了通信认知无线电网络需要去选择最佳的可利用频段。(3)适用通信:认知无线电设备要能够辨别出它的传输参数(载频,带宽,传输功率等等),这可以更好的利用一直在变化的频谱。2003年12月,FCC发布了通知表明,认知无线电对于设备的频谱共享很有帮助。之后,成立了IEEE80222工作组,为无线区域网络(WRAN)设定标准,它利用了电视广播的VHFUHF频段。这样做之后,还需要对于主用户来说没有有害干扰,因为在VHFUHF频段包括了电视用户和FCC部分74个无线麦克风。图1说明了WRAN系统的拓扑结构,主用户包括电视用户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