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往东西飘逸。)风烟俱净(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横柯上蔽(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3作者链接吴均469520,我国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梁武帝天监初年为吴兴主簿,累迁奉朝请。后因私撰《齐春秋》,触犯梁武帝被免官。不久又奉诏撰《通史》,事未竟而卒。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的文坛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今存诗歌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吴均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文笔清丽,韵味隽永,是齐梁山水小品中的骈体佳作。4文体链接《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以骈文写成的书信。骈文,又称“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骈体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骈体文。其次是讲求平仄,上下联要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其三是讲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练。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时还将典故反用,起衬托、对比作用。为了追求形式美,骈文还讲究词藻华丽,大量使用颜色、金玉、花草等类词汇。骈文对唐宋以后的文学语言,特别是律诗、律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但由于过分追求形式,逐渐走向形式主义,妨害思想内容的表达,成为文章的桎梏。《与朱元思书》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却无骈文的繁复,全文清新、优美,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描写山水的经典之作。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读文释义1两人一组,一人译一人听。2边听边挑错,边听边找疑难,边听边记录问题。3译完后组内交流,解决问题。4在书上归纳本文的文言现象,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新词的解释。5这封信写得美不美?和你平时收到的信有没有不同?【交流点拨】这封书信和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6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请大家认真阅读。【交流点拨】开头两句,应当显得特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