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创美丽中国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引发了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潮。在“里约”精神的鼓舞下,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逐渐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相关重要文件。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庄重地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九五”和2010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主张;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
近二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发展迅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初步达到了从“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转变。并且,我国森林覆盖率、森林储蓄量和森林面积也大幅增加,比改革开放初期增幅巨大。2.生态经济初具规模生态文明主张资源再利用的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
f会效益。这些年,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在新能源发展方面我们已经步入世界前列。实现了水电装机、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规模、核电在建规模、风电装机的增速四个全球第一。同时,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全国范围内均有各种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3.生态旅游发展迅速自推动生态文明发展以来,我国新建了许多森林公园。森林公园优美的森林风景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正逐步成为社会公众进行户外游憩、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这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维持生态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保障。
短短二十年,在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同时,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1我国的基本国情限制了生态文明的发展中国是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口问题是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