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是指药品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或因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物。为促进该类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特制定本制度。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高危药品目录
2008年ISMP公布的19类高危药物1、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如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f2、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如普奈洛尔、美托洛尔和拉贝洛尔3、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如丙泊酚和氯胺酮4、静脉用抗心率失常药如利多卡因和胺碘酮5、抗血栓药物抗凝药,包括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注射用普通肝素;Xa因子抑制剂(如戊聚糖);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如阿加曲班、来匹卢定、比伐卢定);溶栓药物(如阿特普酶、瑞替普酶、替奈普酶);糖蛋白ⅡbⅢa抑制剂(如埃替非巴肽6、心脏停搏液7、静脉用和口服化疗药8、高渗葡萄糖注射液(20或以上9、腹膜透析液和血液透析液10、硬膜外或鞘内注射药11、口服降糖药12、静脉用改变心肌力药(如地高辛和米力农)13、脂质体药物如两性霉素脂质体14、静脉用中度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15、儿童口服用中度镇静药物如水合氯醛)16、静脉、透皮或口服吗啡类镇痛药物17、神经肌肉阻断药(如琥珀酰胆碱、维库溴胺和罗库溴胺18、静脉用造影剂19、肠外营养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
f1、为了切实加强高危药品管理,参照美国ISMP2008年公布的19类及13种高危药品目录,同时结合我国医疗机构用药实际情况,制订了本目录。2高危药品专用标识
3、高危药品分级管理,采用“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A级高危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是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须重点管理和监护,具体包含如下几类1、静脉用肾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