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素填土褐色、黄褐色等,局部受污染呈灰色灰黑色,稍湿饱和,松散中密,回填成份以黏性
土、砂土为主,局部夹有少量碎石、碎砖等,部分地面为1030cm厚的混凝土或人行道地砖。该层广泛分布。揭露层厚:060210m,层底高程:636m964m。
第①1层杂填土杂色、褐色,稍湿湿,松散,由黏土、砂、碎砖块、碎石、混凝土块等组成。以上
人工填土层,强度较低,不均匀程度高,自稳性差。整体回填年限5~20年。该层分布较为分散,揭露层:080m140m。层底高程:774m848m。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⑦层、粉质黏土
褐色、黄褐色,可塑~硬塑,局部坚硬,含少量砂粒;有光泽反应,切面光滑~粗糙,见有铁锰氧化物条纹,韧性、结构性一般,具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局部夹粉土及黏土薄层。150m~30m深度内含较多姜石。姜石粒径一般30mm~50mm,含量一般510,最大含量约40。该层广泛分布。揭露层厚:140m~220m,层底高程:247m~739m。
第⑦1层、黏土黄褐色,硬塑~坚硬,局部可塑,有光泽反应,切面光滑,见有铁锰氧化物条纹,高韧性,结构性一般,具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局部夹姜石。姜石粒径一般30~50mm,含量一般510,最大含量约40。该层局部分布。揭露层厚:140~220m,层底高程:242~739m。3、基岩本段地铁线路沿线揭露的基岩主要为白垩系上统王氏群(K2W)泥岩、砂岩。白垩系上统王氏群(K2W)该地层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棕红色,以泥岩为主,夹砂岩薄层。其在场区范围内分
第2页
f布广泛。根据其风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中等风化带。现分述如下:第1层、全风化泥岩棕红色、棕褐色,原岩结构、构造破坏,局部砂质含量较高。风化蚀变严重,岩芯呈黏
土状。节理裂隙发育较发育,全线均有分布。该层揭露厚度:060m390m,层底标高:013608m。
第1层、强风化泥岩棕红色、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为主,岩芯呈碎块短柱状,柱体粗糙稍光滑,构造节理及风化裂隙较发育,多为高角度节理,节理面呈闭合微张开状,节理面见铁染现象。岩芯遇水易崩解软化,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干时表面出现裂纹,易崩解,岩芯采取率在80左右,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揭露厚度:0801500m,层底标高:1259289m。第1层、中等风化泥岩棕红色、紫灰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以黏土矿物为主,节理稍发育,节理面见有铁锰矿染,取芯较完整,坚硬,锤击声脆,岩芯多呈柱长柱状,岩芯采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