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在《汗漫舫诗集》有诗题写道:“上书不达,谣谗高涨,沈乙庵,黄仲■皆劝勿谈国事,乃扫却汗漫舫,以金石碑版自娱,著《广艺舟双揖》成,浩然有归志。”
f谱中提到的包慎伯,名世臣,安徽泾县人,他撰有《艺舟双楫》一书,上半部论文,下半部论书,而康有为所“广”的,也只是其论书的部份。可以说,《广艺舟双楫》是康有为极度苦闷中的产物,是在寻求拯救中国道路时遇到了黑暗势力的压迫,不得已而暂时转向书法领域以遣苦闷的心情。《广艺舟双楫》全书六卷二十章,叙目一篇,各章之间的联系,大致说来,卷一、卷二是讲书体源流的,卷三卷四是评论碑品的,卷五卷六是讲用笔技巧、书学经验和各种书体的书写要求的,全书的涉及面很广,对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论述或评价。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定下了扬碑抑帖之调,可惜阐发太少,但康有为增广包氏之作,写成了这碑学理论集大成之作,举世瞩目,与前代包世臣,阮元等的著作相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全书广征博引,资料极为丰富,并且吸取了清代金石考据学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北碑凡稍有一点名气的都搜罗无遗,详细地加以评论。当年康有为在京师时,几乎把当时所有碑刻拓本和藏家名迹都全部过目,康有为对北碑研究的广泛性和全面性来说,前代的文章都不足以和他相比。但康有为对北碑的评价有时难免有偏颇之处,有时评价偏高,例如,他在《尊碑》一章中就列举了北碑五大优点,认为唐宋两代无此境界,尤其是极力抑唐,在他洋洋洒洒六万余言的长文当中,竟然未言半句北碑不足之处。他评价碑品
f的时候,常用比喻式评法,如“《■龙颜》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石门铭》若瑶鸟撒山,骖鸾跨鹤。……”与实物拓本相对照,有的评价并不是很妥切。(二)康有为修正了阮元的一些不正确的说法,尤其是他否定了阮元所谓南帖北碑,画如鸿沟的错误看法,他认为“书可分派,南北不能分派。阮元达之为是论,盖见南碑犹少,未能竟其源流,故妄以碑帖为界强分南北也。”这个重要的观点,对于碑学的科学性和中国书法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他对包世臣的执笔法也有指正,提出“四指争力”以纠“五指齐力”之弊,并断然否定了包氏鼓吹的“以指运笔”说等,这都是康有为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观点。(三)《广艺舟双楫》是当时最全面最系统的一部书学著作,是有计划,有体系、一气呵成的。这一点与《艺舟双楫》不同,沈氏是将平时零碎的信札、论文辑成《艺舟双楫》。中国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