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理论教育的再研究【摘要】我国开展工程教育100周年之际同济大学作为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通过调研数据的分析研究与建筑类专业教学的探索实践,拟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理论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理论教育2012年是我国开展工程教育100周年。同济大学以“卓越工程百年、协同创新未来”为主题,回顾工程教育百年历程,迎接建校105周年。100多年来,同济工科从第一届6名学生、1位教师,发展到如今已有近20个与工程教育相关的学院、千余名教师,业已为国家培养工程人才近20万人。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作为首批被批准的高校,同济大学更致力于对于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一、必须重视建筑类专业的理论教育1、建筑学科发展中理论教育的作用同济大学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国家一级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等众多国家二级学科。其中,建筑类专业又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工程类学科,其知识主体除工程技术知识之外还包含造型艺术法则、社会文化内涵、哲学意义等内容。“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学学科最初是在艺术院系里,后来又
f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学院,接着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1如今,人类进入大机器时代,计算机、智能科技、绿色低碳技术等发展,使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学问综合而复杂,既需要设计者坚实的工程知识,也需要涉猎更为广博的领域。
历史上建筑和城市设计思想经历多次变革,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追求的竖向线条寓意着高高在上的神权;巴洛克洛可可则是将装饰艺术进行到了极致;2柯布西耶领衔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改革了我们对建筑的认知和审美。密斯的钢与玻璃的结合将建筑的轻与透表达得完美,他曾说过“细节就是上帝”,他提出的“少就是多”理念集中反映了他纯净的建筑观,影响全世界。3如今更是有被普利兹克奖青睐的国际前沿设计师哈迪德、让努维尔、库哈斯等人,他们在设计的思想上就是超前的、面向未来的。
“建筑理论作为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是建筑设计思想源泉,也住到了建筑设计者的思维方式。”1从小的方面讲,所有的著名建筑师都有自己的理论系统来引领和表达自己的设计,从宏观上讲正是在建筑理论不断实践和总结的过程中,才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我们的城市一直在更新在进步。
2、相关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