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广西北部湾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作者:简克蓉来源:《商情》2013年第37期
【摘要】本文从生态文明角度评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建设进展,从经济指数、社会指数、环境指数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62010年数据对广西北部湾城市群进行生态建设评价,并给出相应改进对策建议。【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北部湾一、问题的提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林茨曾说,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研究表明,当城市化率达到30时,就可以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时期。而城市群是指一个或多个核心城镇,以及与核心城镇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接城镇与地域组成的圈层式结构。城市群的出现与发展正是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城市化以及城市区域化相互作用的结果。2010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正式批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群规划纲要》,这是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国家批准支持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又一战略性宏观规划。《纲要》提出,构筑以南宁为主中心,以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5市为区域性副中心,以县城和重点镇为地区性中心城市(镇),形成“双极、一轴、一走廊”的空间发展结构。以大范围生态自然景观为背景,以网络化、开放式的交通体系为骨架,以区域经济联系主要方向为依托,以核心城市为中枢,构筑多中心、多层次城镇体系。城市群概念最早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于1957年所发表《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一文提出。文章以“大都市带”这一崭新的城市群体空间概念命名美国东北海岸从新罕布什尔斯鲁到弗吉尼亚州的菲尔法克斯之间的都市密集地区。他认为该区域在过去300年间极大的影响了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并对世界其他都市密集区起到极强的示范与指导作用。随后,乌尔曼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弗里德曼建立的“核心边缘模式”、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所提出的现代空间扩散理论、哈格特和克里夫区域城镇群体空间演化理论,以及日益成熟的城镇体系理论等为城市群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国内丁洪俊、宁越敏以“巨大都市带”的观点引入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后,我国针对城市群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才逐渐展开。我国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尤其是沿海区域城市集聚效应明显加上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城市病”的出现,为城市群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