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检测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
oge
,FIB)、D二聚体水平并探讨其在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4例肺癌病人(观察组)和10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癌组(观察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健康组(对照组)(P005);非小细胞肺癌Ⅲ、Ⅳ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肺癌的诊断分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肺癌;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ha
gesofDdimera
dplasmafibri
oge
(FIB)i
patie
tswithlu
gca
cera
da
dexploretheircli
icalsig
ifica
ceMethodsTheDdimerlevela
dFIBwasmeasureda
da
alyzedi
80patie
tswithlu
gca
cera
d30healthypeopleResultTheDdimera
dplasmafibri
oge
(FIB)levelwashigheri
thelu
gca
cergrouptha
i
theco
trolgroup(P005)TheDdimera
dplasmafibri
oge
(FIB)levelwashigheri
patie
tswithlu
gca
ceratstageⅢⅣtha
atstageⅠⅡ(P005)i
fNSCLCCo
clusio
Thedetermi
atio
ofDdimera
dFIBca
providecertai
refere
cetodiag
osisa
ddiffere
tiatio
Keywords:Lu
gca
cer;Ddimer;;Fibri
oge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目前已成为致死率第一的肿瘤1。肺癌患者常常存在高凝状态及纤溶亢进,有文献报道肺癌与其他实体瘤相比更易发生肺栓塞2,3从而加速疾病进展,同时高凝状态可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因此,研究肺癌与凝血系统异常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和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我科住院的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均经活检病理或细胞学确诊(如纤支镜活检病理、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痰或胸水脱落细胞检查),未进行过任何针对肿瘤的放化疗治疗,除外影响止凝血指标的其他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严重心、肝、肾疾病、糖尿病、近期手术、创伤史或严重感染,近期接受抗凝血及抗纤溶、止血药物治疗者等)。其中男63例,女45例,年龄3575岁,平均553岁。根据UICC的肺癌TMN分期标准,非小细胞肺癌Ⅰ—Ⅱ期共22例,Ⅲ—Ⅳ期57例。小细胞肺癌根据美国退伍军人医院肺癌研究小组制定的分期标准分为局限期7例、广泛期22例。对照组为100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
f47例,男性53例,年龄分布在2870岁之间,平均为45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检测方法和数据分析于晨起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