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到2000年的669,初步进入老龄化阶段;预计2000年到2030年为人口老龄化的调整阶段,在这期间,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对于之后的发展又可分为几个不同阶段,一是2000到2015年由于计划生育的良好实行和全民普及,少儿人口增长率较慢,老年人口增长加快;二是2015到2030年少年人口开始减少,老年人口迅速增加;2030到2050年为高水平人口老龄化阶段,在这期间老龄化速度开始减慢,但人老年人口比仍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1老龄人口规模大、发展速度快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200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经达到到143亿人,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超过412亿,约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4,老龄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我国60岁以上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约302万,年平均增长率285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人口“未富先老”由于中国近年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趋于稳定下降趋势加之科学技术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人的寿命延长,出生死亡率、自然死亡率大幅下降,这些因素造成了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尽管经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人均收入、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面对人口老龄化在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等问题。3区域老龄化程度发展不平衡
f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东部经济发达省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比较严重,而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小。地区之间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预示着未来人口流动的加剧,人口老龄化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明显,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将通过吸引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的流入而得到满足,如果这种趋势速度不断加快,那么不发达地区的情况更为严重。二、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成本的影响我国在选择社会保障模式时,必须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用于老年人口的养老支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收入水平的变动有密切关系,但与老年人口规模及比重的关系更密切。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多,退休职工数量的快速增长,对我国社保系统的养老支出和医疗保险费用等都是严峻的考验,老龄化进行的快速发展必然提高社会保障的成本,这对国家和政府预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没有相应的发展策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