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一堂妙趣横生的作文课
作者:王焕如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7年第12期
前不久,我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的一堂作文课,很值得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学习借鉴。下面我就把这节课的精彩分享给大家。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习作教学《舌尖上的美食》,具体教学流程有以下五步:第一步,由“平时你最喜欢吃哪道菜”的谈话激趣导入。第二步,教给学生写美食的好方法。首先引导学生看美食图片,读习作片段与评析,其次教给学生写美食的好方法:一是一样一样写过去;二是多用“颜色”;三是让味道“动起来”;四是用上“比较”;五是用上“好像”。每一种好方法,蒋老师都独具匠心地选取了恰当的例子,直观形象地给了学生很好的方法指导。第三步,现场习作西红柿炒蛋。在学生动笔之前,蒋老师又一次进行了恰当引领,让学生思考自己打算运用上面五种方法的哪几种,做出选择,老师记下打算五种方法都用上的四位同学姓名,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激情创作,然后进行交流点评。先由四位同学交流习作,自我评价,大家点评。结果这四位同学的《西红柿炒蛋》篇篇写得生动具体,各具特色。按常规,学生习作完成,再组织学生评改,然后就可以结课了,可蒋老师又别出心裁,安排了下一步骤。第四步,欣赏具体情境中的“菜肴”,再次激发学生自主习作的兴趣。蒋老师选择了张海迪《美丽的清贫》中的“清蒸带鱼”、老舍《骆驼祥子》中的“老豆腐”、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的“奶油大蛋糕”、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荷叶清汤”文段,对学生进行有效引领,巧妙地促使学生修改习作再上新台阶,把这堂习作课推向高潮。例1:在火车上,妈妈从不买饭吃,她总是在家里就准备好了路上的饭。妈妈吃馒头夹咸菜,用一只缸子喝列车员送的开水。我也是吃馒头,可是我不夹咸菜,妈妈要我吃装在玻璃瓶里的带鱼或是肉末炒雪里蕻。更多的时候妈妈让我吃带鱼,鱼是妈妈自己做的,那是清蒸带鱼,透过玻璃瓶可以看见银色的鱼块上洒着嫩黄的姜片儿和绿莹莹的葱丝儿。(张海迪《美丽的清贫》)例2:坐在那里,他不忙了。眼前的一切是熟悉的、可爱的,就是坐着死去,他仿佛也很乐意。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儿,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地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