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和谐发展的社会》教案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认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体验公民的民主权利,培养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力: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以及分析整理资料,增强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知识: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人民代表选举程序,认识人民代表具有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了解公民民主权利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初步了解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根本制度,了解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程序及新世纪奋斗目标。
教学难点:
认识人民代表具有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增强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习准备:
1搜集有关人大代表选举和各级人大代表行使民主权利的新闻报道、图片、资料。2询问你的家人、亲友、邻居,了解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途径。3调查了解政府各部门举办各种类型听证会的情况。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人民代表为人民参与社会生活一、揭题并板书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单元主题三“和谐发展的社会”。板书:和谐发展的社会二、激情导入1每年三月份,我国都要召开“两会”,知道是那两会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师:在人大和政协这两会召开时会解决很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2板书课题。人民代表为人民
f三、学习新知一人民代表为人民1设置疑问,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1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建立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9页资料内容。教师指出重点:从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参加人员来看,他们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利益,所以在当时行使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最高权力机关。1954年9月15日~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此,每届任期五年,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今年3月5日14日刚刚召开了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调查访问,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情况师:人大代表是怎样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教师也可以播放一些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过程的电视录像,让学生了解会议议案的提出、分组讨论、会议表决的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