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2012.10.26
24.《资治通鉴》在评述唐朝中央机构时写道: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以上材料说明A.中国古代皇权与相劝之争愈演愈烈B.唐朝中央机构的职能分工日益完善C.唐朝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D.唐朝三省六部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25.宋代民谚称“苏湖熟,天下足”,明代中后期则称“湖广熟,天下足”,民谚的变化实际上折射了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B.江浙地区的经济衰退C.湖广经济超越了江浙D.江浙经济结构的变动26.《两淮盐法志科举制》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陕、晋籍者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陕、晋籍者213名,盖皆商人子弟也。这反映了A.商人借雄厚财力垄断仕途B.国家允许商人异籍科考C.重农抑商政策已完全破产D.官商勾结徇私舞弊严重27.明末清初学者颜元说:“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后儒乃云‘正其谊(义),不谋其利’,过矣!宋人喜道之以文其空疏无用之学。予尝矫其偏,改云:‘正其谊(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在此,颜元主张A.见义忘利,贵利贱义B.重义轻利,贵义贱利C.以义制利,见利思义D.有义无利,有利无义28.1876年葛元熙《沪游杂记》中提到:“新交因狐裘而订,不问出身。旧友以鹑结而疏,视同陌路。遂令舆台隶卒辉煌而上友,官绅寒士贫儒蓝缕而自惭形秽。”材料表明当时上海A.传统乡土社会结构的深刻剧变B.受到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冲击C.民众服饰样式及功用发生变化D.社会交往商业化特征日益显著29.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科技史的角度看,“格致”就象一只小船,从明末到民国初期,载着“Scie
ce”过渡到“科学”的彼岸。这一过程体现了A.中体西用B.西学东渐C.西学中源D.中西同源30.1924年1月,李大钊发表声明称:“因为第三国际是一个世界的组织,中国共产主义的团体是第三国际在中国的支部,所以我们只可以一个一个的加入本党(指国民党),不能把一个世界的组织纳入一个国民的组织。中国国民党只能容纳我们这一班的个人,不能容纳我们所曾加入的国际的团体。我们可以加入中国国民党去从事国民革命的运动,但我们不能因为加入中国国民党,便脱离了国际的组织。”据此可知A.共产国际阻挠国共合作B.国共党外合作开展革命C.中共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D.松散联盟导致合作失败31.路透社1938年4月9日电:“英军事当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