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劝学篇》“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张之洞与《劝学篇》;“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二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1维新派的教育实践兴办学堂;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创办京师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3康有为的教育思想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4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论学制: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5严复的教育思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6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废科举,兴学堂;建立教育行政体制:确定教育宗旨。7清末的留学教育留日教育;“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三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1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制定教育方针;颁布学制;颁布课程标准。2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f“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教育独立思想。3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平民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勤工俭学运动;科学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4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51922年“新学制”七项标准;学制体系与特点。三、中国现代教育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1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2教育制度改革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试行;“戊辰学制”的颁行。3学校教育发展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4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训育制度;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高中以上学生的军训;中学毕业会考。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1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2,干部教育干部在职培训;干部学校教育;“抗大”。3群众教育4普通教育根据地的小学教育;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三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1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论教育本质;“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2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职业教育的探索;职业教育思想体系。3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化农民”与“农民化”。4梁漱溟的乡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