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地理《东南亚》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1、学科:地理2、课题东南亚3、课时:本节内容为2课时,本节教案为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本3235页,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国家、气候、物产。(2)搜索有关东南亚的信息资料。5、教师课前准备:(1)教具:课本、地图册、多媒体(2)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百度软件、自制幻灯片二、教学课题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三、教材分析一教材知识结构分析本节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的第一节东南亚,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区域地理。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亚洲及欧洲,非洲,美洲,对区域地理的学习已经有初步基础,知晓从哪几方面入手来学习本节课,所以在方法上学生都较容易接受,也为以后学习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等地区打好基础。本节内容介绍东南亚分为四个标题: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富饶的物产、我们的近邻。内容设置符合地理学科特点,层层推进。而第一课时内容主要介绍东南亚地理中具有突出特点的一些内容,教材通过“东南亚地形特征”“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几幅图和对应活动,介绍了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特别突出了东南亚处于海上交通“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地处热带的临海国和岛国,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进而影响到东南亚的农业生产类型和农作物分布。教材在介绍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了东南亚农业生产的特色: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2)了解东南亚地区农业生产与热带气候的关系,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2)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收集信息、提炼信息、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与归纳对比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东南亚地区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品质。三教学重点东南亚的位置、地形及其重要性;东南亚的气候。
f四教学难点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学习法、对比归纳法五、教学过程教学模块教师活动展示印度洋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