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的矛盾较为突出。
2005年世界水泥产量227亿吨,预测2010年世界水泥消费量将达223亿吨。2010年以前美国将继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预测2010年美国的水泥进口量可能达3000万吨。预计今后5~6年内,全世界的水泥工业将经历全球性的重大兼并重组整合的过程,2010年将有75的产能会卷入兼并
f浪潮,特大型的跨国集团将应运而生,这对我国水泥及混凝土集团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2、国家政策
为解决未来水泥行业供大于求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在2006年4月发布了《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就加大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关政策。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大管理的力度。
一是严格市场准入。把环保新标准纳入水泥生产许可证发放的审核条件,坚决取缔无证生产。
二是认真执行2006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三是提高建筑市场应用水泥的准入标准,禁止立窑水泥进入重点建设工程和建筑物结构工程。3、磷石膏用于生产水泥及水泥缓凝剂的应用现状
磷石膏中杂质对水泥的影响磷石膏中由于磷酸溶液残留于二水石膏晶体间隙或微裂纹中,或P离子对二水石膏S042中S发生同晶取代作用,磷石膏中含有磷杂质。磷杂质主要有可溶磷、共晶磷、沉淀磷3种形态,以可溶磷对其性能影响最大,它延缓水泥的凝结硬化,降低硬化体强度。当用作缓凝剂掺入水泥与水拌和时,在强碱性环境下,共晶磷也可以释放出来,起与可溶性P205相同的有害作用。31、磷石膏生产水泥磷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发展现状
石膏制酸和水泥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16年,德国的缪勒和阔纳MullerKuh
e开发天然石膏制硫酸和水泥技术,并建立了中试装置;其后英国、法国、波兰、奥地利、南非等相继建成了以天然石膏、硬石膏和磷石膏为原料生产硫酸和水泥的装置,并投入生产,其平均生产能力为日产硫酸和水泥熟料各160吨。由于工艺技术的原因,上述工
f厂的生产装置均相继关闭停产。进入八十年代,由于磷肥生产过程大量排放的磷石膏受到堆放条件和环保条件的限制,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又引起人们的关注,西方发达国家及磷肥生产大国又开展了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新技术的研究工作。
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利用石膏制硫酸和水泥技术的研究工作,至80年代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艰苦奋斗,历经小试、中试、产业化、大型化,终于攻克了大窑结圈、设备堵塞这一世界技术难关,控制了弱氧化气氛,创造出半水流程工艺及高饱和比、高硅酸率配料率值,解决了水平衡、热平衡、酸平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