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起来朗朗上口,作为小学教材中的必读课文,更以其优美的节律与独特的意境著称,是小学生阅读、赏析的典范。因此,我教这首诗的第一步骤,便是引领学生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教给学生简单的平仄规律,在老师的范读、学生读、这样有层次的读中,指导学生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先声夺人。第三环节:查阅注释,理解诗意。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我们来说说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指导第一句的修辞手法“互文”。像这样前文含有后文中省略的词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互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第四环节:诵读涵咏,体味感情。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古诗教学已由一字一句地教诗意转变为通过看注释,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大体把握诗意。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在解与不解之间,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途径想象。在本节课,我一共安排了两次想象:紧扣“人未还”谈想到的情景是一种联想想象,想象,既是对诗的整体性和生命性的一种小心翼翼地呵护,又是对诗的一种具有个性化的深入解读。第五环节:激情诵读,升华感情。一首古诗便是作者生命中的一面镜子,透过诗,我们是可以,也应该去了解诗人丰富的
23
f生命体验与情想世界的。在配乐引读中,为学生范读,让学生通过自己想象到的画面背诵全
诗。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
诵优秀诗文篇(段)。
第六环节:推荐诗作,拓展阅读。
为学生准备了边塞诗的资料,为课外阅读提供了范本,把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落到
实处。
三、说板书设计:
出塞
(唐)王昌龄
明月
边关
家乡
人未还
恨战争思良将盼和平
这样的板书既体现了诗在时间,空间上的广度,又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为学生
理解诗歌意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33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