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中医诊断为中风病、西医诊断为脑梗死的急性期患者。一、中风病(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I63)。(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1病史:突然发病,迅速进展的脑部受损的征象,如意识障碍、局灶体征;2主要症状:一侧肢体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等;3辅助检查:头部影像学(CTMRI)检查。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临床神经科定位体征和功能障碍患者。2.头颅CT或MRI证实脑出血或脑梗死(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2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2.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适康复治疗3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四)标准住院日为≤3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和脑梗死(ICD10编码:I63)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3)凝血功能检查。(4)血压、心电图。(5)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8)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A、DSA或CTA、C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D2聚体、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超等。(八)康复评定项目(1)急性期康复评定项目①精神意识状态评定②认知功能评定③吞咽功
f能评定④肌力与肌张力评定(2)非急性期康复评定项目(除急性期评定项目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