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与适应意义r
r
哈尔滨市苏晓波私人心理诊所苏晓波r
摘要r
r
本文试图从元心理学(metapsychology)和适应的角度,探讨施虐受虐的心理动力学。并提出这样的假设:“施虐受虐”是形成客体关系的第一步,施虐受虐关系,是客体关系的最原始模式,是爱的开始。施虐受虐是客体关系形成的贯穿始终的基本运动方式,客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施虐受虐的进化史。施虐与受虐的进化,是一个施虐受虐的驯服过程,伴随着去性化、去攻击化、与个性化。施虐与受虐的主要适应意义在于,使客体关系面临施虐受虐的选择压力,有利于淘汰不匹配的性配偶,从而不断形成势均力敌的、个性化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命能量的、可以比较圆满地完成生存和生殖任务的配偶和个体。施虐与受虐的进化过程,受到所投注的能量,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制约;能量的平衡和运动方向,决定着施虐受虐的发展或退行的阶段和时间。施虐与受虐的表现和运动形式,取决于主体和客体“容器”的能量效率。临床上出现的施虐受虐现象,本质上是一种力必多不足,导致的向客体关系的低级水平的退行和固着。所谓的在各个发育阶段的施虐受虐,本质上是客体关系在施虐受虐进化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治疗关系的本质,是一个能量效率低的容器系统,与一个能量高的容器系统的相互作用。分析师是一个“表面上施虐受虐的足够好的‘容器’”。r
r
r
r
关键词:施虐受虐,适应,心理动力学,元心理学。r
r
r
r
一、施虐受虐的定义一种施虐与受虐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在与别人的社会关系和性关系中,同时存在屈服和攻击的态度,伴随的强烈的破坏倾向并且,推测这种状态带有力必多能量投注的性质1。之所以将施虐与受虐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我同意HaroldPBlumMD的观点,即施虐与受虐现象是紧密相连的2。r
r
r
r
二、研究施虐受虐的意义:负性治疗反应,一直是分析师治疗原发性人格障碍(包括自恋性人格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困扰3。根据自己在精神分析中的体验和观察,负性治疗反应无论其最终的起源是什么,在治疗关系中都体现为一种程度不同的施虐受虐性质,负移情往往是通过施虐受虐来完成的。。Blum认为,施虐与受虐是一种复杂的妥协性混合体,具有多重功能,并且,很可能出现于心理发育的各个阶段。无处不在的施虐受虐现象,代表着满足、防御、适应、以及自体与客体关系的重要维度。所有的r
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