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与企业共同成长
作者:田伟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企业跟劳动者之间那种劳动者在企业工作一辈子,企业供养劳动者一辈子的劳动行政关系已经被彻底地打破,代之以劳动合同关系,实现了人力资源在市场上的自由流动,达到了人力资源在市场上的优化配置,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劳动合同的实施也随之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过去,劳动者和企业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劳动者只能在自己所属的企业里一心一意的工作,企业也只能善待自己的劳动者。而如今,企业和劳动者已经实现自由的双向选择,企业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劳动者,劳动者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那种被捆绑在一起的特定关系已经大大的削弱,在非国有企业已经彻底的荡然无存,所以就出现了某些企业随意的漠视为其工作的劳动者的权利,某些劳动者抱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在企业混日子的不良现象。此种不良现象不仅对企业的发展不利,而且对劳动者的个人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可以说是两败俱伤。作为一名劳动者,笔者在此将从“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谈谈怎样才能使自己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古语有云“做事先做人”,做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涉及到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劳动者,此处的做人就转化成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所必须遵守与其行业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不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是劳动者做事的出发点,每种职业都有自己一种特定的职业道德,笔者认为劳动者只有在工作中特别遵守以下普遍性的职业道德,才能实现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第一,要有主人翁的心态。民法上有无因管理制度,要求的管理者尽到善良管理人义务,即真正把别人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处理,然后才能获得要求相关费用的权利,在工作中也应当是这样。我们在企业里,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做外人,工作应当以这就是自己的事情为出发点,尽心尽力的工作。当下社会,有些劳动者经常会抱怨企业不公平、自己所干的活累等等,进而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消极对待工作。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这种主人翁的心态,把自己所作的事情区分成两类,一类是自己的事情,一类是企业的事情。一旦有了这种区分,做事就一定存在两类标准,对待自己的事情尽心尽力,对待公司的事情点到为止,这样长久下去,一方面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