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持续不断的动力;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加强校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德育基地建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二是注重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形象工程。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注重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注重校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之既有艺术景观的感觉,又有育人功能的体现;既反映学校历史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及环境布置应集绿化、美化、育人为一体,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三是搞好师德师风。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们认真开展了“三爱”(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三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使师德师风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落实到行动中。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提出了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服务理念(1)关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严和权利,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2)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关爱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相信学生,
f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4)赏识学生,赏识学生的优点,赏识学生的进步,赏识学生的个性;(5)宽容学生,宽容学生的过失,宽容学生的错误,宽容学生的弱点;(6)期待学生,期待学生的转变,期待学生的成功,期待学生的成长。(三)加强薄弱工作管理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升学的教育,它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放弃多数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与之的根本区别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每个人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提高,使每个学生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我们对学校管理上,强调“四个面向”面向每一类学校,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落实“三个控制”控制重复教育,控制辍学率,控制班额;杜绝“一刀切”的做法,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注重合格率,主张差异性教学,突出个性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使每个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得到充分优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