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泰山科技学院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卫星定位原理及应用》试卷答案(B卷)
题号得分一、名词解释(每空3分,共24分),1日月岁差:地区自转轴的长周期变化约为25800年绕黄极一周。是春分点产生每年约502”的长期变化,称之为日月岁差。2二体问题:忽略所有摄动力,仅考虑地球质心引力研究卫星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在天体力学中,称之为二体问题。3无摄运动:只考虑地球质心引力作用的卫星运动称为卫星的无摄运动。4卫星星历:描述卫星运动轨道的信息称为卫星星历5对流层折射误差:GPS信号通过对流层时,传播的路径发生弯曲,从而使测量距离产生偏差,这种现象叫做对流层折射误差。6伪距:就是由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GPS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乘以光速所得的量测距离。7GPS卫星导航电文:导航电文是用户用来定位和导航的数据基础。它包含该卫星的星历、工作状况、时钟改正、电离层时延改正、大气折射改正以及由CA码捕获P码等导航信息。8动态绝对定位:在用户接收机安置在运动的载体上并处于动态情况下,确定载体瞬时绝对位置的定位方法,称为动态绝对定位。二、判断正误题(每题1分,共25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GPS测得的站星之间的伪距就是指GPS卫星到地面测站之间的几何距离。2、(√)GPS的测距码(CA码和P码)是伪随机噪声码。3、(√)GPS的空间部分(卫星星座部分)由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上。4、()在载波相位双差(先测站之间求差,后卫星之间求差)观测方程中,整周未知数已被消去。5、(√)与卫星有关的GPS定位误差有: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误差和相对论效应误差。6、()GPS定位直接获得的高程是似大地水准面上的正常高。7、()GPS静态定位之所以需要观测较长时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削弱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一二三四总得分评卷人审核人
f8、√GPS定位观测的精度主要取决于观测卫星的空间图形结构。9、GLONSS卫星星座设计的基本参数是卫星轨道面数为6卫星高度19100KM轨道倾角648度10、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是一种被动式导航定位系统11、√在GPS定位测量中,观测值都是以接收机的相位中心位置为准的,所以天线的相位中心应该与其几何中心保持一致。12、√当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所进行的观测称为同步观测。13、√按照GPS系统的设计方案,GPS定位系统应包括空间卫星部分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