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低温技术对增强我国国防实力的重要影响
低温技术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技术。在过去的岁月里,我国的这一高新技术在老一辈科学家和低温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军事用的红外夜视器件冷却方面,我国低温工作者采用节流制冷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生产的目标,几乎每年都有相当批量的产品提供军事需要,其自动调节和快速节流等新技术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国防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在为航天事业服务方面,液氢和液氧装置的建立和安全生产并被作为火箭的推进燃料已经成功的运行了几十年。在氦液化技术方面,我国从1959年起成功地实现了氦的液化,1965年我国自己研制成功了膨胀机型氦液化装置,国内厂家批量生产了小型氦液化装置,为我国的低温超导事业和低温物理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而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低温技术对我国军事事业下的航天领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低温使室温下气体转化成液体,气体液化后其密度增加几百倍,液化后的气体必须在绝热良好的容器里保存,容器的重量比起用压力容器装容同等质量的气体方法要减轻许多。因此液氧和液氢常常作为推进火箭使用的燃料,火箭是人们探索宇宙所必需的运载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射的火箭已用液氧和酒精或煤油作为燃料,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液氢取代酒精煤油成为火箭燃料,因为它的比冲量比煤油大30。一架宇宙飞船的推进火箭携带的液33氧多达530m,液氢1438m。这些低温燃料还起到冷却火箭外壳,使它与大气高速摩擦时不被烧蚀。有人研究用液氢与甲烷固液混合物作为近音速和远超音速飞机的燃料,因为低温燃料可以冷却飞机表面。广漠无际的宇宙空间是高真空极低温环境,在飞船上天之前必需在模拟环境中进行试验,这对于保证宇宙飞船的安全十分重要。这人工的空间模拟环境的获得必需依靠低温技术,低温技术不仅使巨大的模拟器数百立方米容积真空罐内达到足够低的温度,还利用低温泵原理获得高真空。航空或航天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都依赖于风洞试验,超音速飞机和宇航火箭必需在低温风洞内考验。温度越低,声速也越低。所以在低温风洞内有一股极其强大的冷气流吹过试验模型或实物,可以经济地获得比较大的超音速倍数,而这种风洞的液氮消耗量高达454公斤秒。超导磁悬浮技术的一个可能应用领域是航天器的发射,使它在离开地面时已具有很高的速度,因为这加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