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
f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1.在解答问题时,有些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属认知方式。2.循序渐进原则有被称为原则。3.和。4.教学过程是一种过程。5.中国心理学家通常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的学习三类。6.教学以为根本目的。7.锻炼的方式包括、、、。8.、、。9.良好的和一定的。10.教材的编写由“教程式”向发展,这是当代教材发展的新动向。11.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和为重点的教育。12.的需要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13.备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4.先秦时期,以____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15.瑞士教育家认为人的所有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如何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2.为了使会谈富有成效,辅导教师应掌握哪些专门技术
f3.简述态度的内涵。4.如何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5.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什么?6.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怎样进行有效的说服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有人说,教师职业就是一个普通职业,读一点书,知道的比学生多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请运用教师专业化的条件分析这种看法。
2.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虽经多次变化,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培养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的观点一直没有变,请你根据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来分析这种现象。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