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公司投运的配电自动化工程项目已达57个,覆盖区域面积达28164km(含改扩建的部分)涉及到10KV网架结构的达到14796条,占城市供电线的313。但是,即使这样国家电网公司的配网自动化覆盖率仅为10,与发达国家8090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仍蕴含巨大的内在需求。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的大量接入,配网由无源网成为有源网,潮流由单向变为多向,对配网的适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快升级改造更为急迫。另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促使供电网络向更高效、更环保、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也给配网的发展带来机遇。(3)向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电力自动化与电力建设相伴相生,电力建设的节能、降耗和环保对电力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节能、降耗和环保要求电力自动化设备向小型化、模块化、低干扰的方向发展。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充足的电力保障。在全国能源消费弹
第8页
f性系数中,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明显高于整体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表明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更敏感。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要确保城镇用电的安全性,避免因大面积停电而对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需要提供更多的绿色能源,电网提升配置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能力,对电力自动化的技术升级和转型都提出新的要求。(4)向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和数据通信工具已成为信息时代的技术支柱,深刻影响着各个工业领域,为各个工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继电保护的作用不仅仅限于切除故障元件和限制事故影响范围,还需保证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要求每个保护单元都能共享全系统的运行和故障信息数据,各保护单元与重合闸装置在分析相关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协调动作,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微机保护装置网络化是微机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四、市场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电力自动化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充分竞争局面,居于龙头地位的公司(如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四方股份、国电南自等)凭借其多年的业务经验、品牌知名度、人才优势占据电力系统网内的较大市场份额。
第9页
f由于较高的技术和市场门槛,行业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和盈利水平,行业内其他公司则在细分领域拥有专业化、特色化的优势,也凭借技术实力占据市场一席之地,保持持续稳健的增长。同时,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及电力体制的改革,后续厂家通过技术后发优势以及整合市场资源等各种努力,逐步打破原有的竞争格局。从电力系统外的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