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大学生而言,由于所处的环境复杂多变,大学生本身又尚未成熟无法用理智的思维抑制人的本性,他们更多需要的是引导,因此在大学管理中实行宽松式管理显然是不合适的。
正方辩手
请对方辩友注意,宽松式管理不仅充分尊重被管理者,而且十分注重引导,这是我们刚才已经强调了的。同时,我方并不赞成对方辩友所说的大学生缺乏自觉性。首先,我方认为这些结果的造成和宽松式管理所并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我们强调的宽松式管理并不是不管理,而对方所说的这些沉迷网络、夜不归宿是违反校规校纪、违反社会道德的,这些在我们的管理之内。其次,正是因为大学生的自律、自制能力有待提高,才需要采取宽松式的管理,是大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而且对方辩友是不是太小瞧大学生的自律能力了?难道要到社会之后再培养这种自律能力么?
反方辩手
感谢对方辩友的发言,但对方辩友奇怪的逻辑实在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大学宽松式管理能够有效地进行下去的前提之一就是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自律能力。但请问对方辩友“因为大学生的自律、自制能力有待提高,才需要采取宽松式的管理。”这其中的逻辑之何在?还有,对方辩友说不采用宽松式的管理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就提高不了吗?这又是问什么呢?
正方辩手
请对方辩友不要曲解我方的意思。我们强调的是宽松式管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制力。传统的管理是压制了这些坏习惯,宽松式管理是把这些坏习惯发掘出来并倡导一种氛围去改正这些坏习惯,孰优孰劣是不辨自明的。我方再次强调,大学生不缺乏自觉性,但是大学生的自觉性是需要提高的。这是一个进步的社会,这是一个向前的时代。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他们已经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但是大学生不能满足于现状,大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觉性。而宽松式管理正是为提高大学生自觉性,从他律走向自律创造了条件。
反方辩手
f我们并没有曲解对方辩友的意思。针对对方辩友的发言,我方有三条疑问,请对方辩友能逐一解答。1对方辩友说大学生自觉性强,请问强在哪里,对方辩友能给出有力的论证吗?2对方辩友已经同意宽松式管理会引发大学生一系列坏习惯的出现,大学管理的意义在于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而不是要发掘大学生的坏习惯。还有对方辩友如何解释宽松就一定能让大学生自觉性提高呢?3对方辩友一直在把宽松式管理和传统管理作比较,我们并不否认传统管理有弊端;但除了这两种,还有人性化管理这一方式,而且更优于宽松式,不知道对方辩友有没有想到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