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水稳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其仅适用于MK1895MK193747段水稳层施工。
2.水稳层施工介绍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工贸大道建设工程(二期),本工程主要为路面工程,其
结构层厚度54cm,其中水泥稳定石屑18cm,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18cm,上基
层:水泥稳定碎石18cm。
3.主要材料参数要求
3.1水泥:水泥宜采用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水泥初凝时间应在2小时以上,
终凝时间不小于6小时不大于10小时,不应使用快硬和早强水泥及已经受潮变
质的水泥。水泥集料含量在35之间,应通过试验确定水泥含量。设计水泥含
量基层5,底基层4,当达不到强度要求时应调整级配,水泥含量最大不应超
过6。
3.2碎石:碎石压实值上基层不大于26,下基层不大于30。强度要求及级配
范围: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集料采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水泥稳定材
料压实度、7d无侧限抗压强度见下表:
层位
材料
压实度()
抗压强度(Mpa)
上基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98
40
下基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97
35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3040Mpa,防止反射裂
缝,其强度不宜超过5Mpa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集料级配范围见下表:
层位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比()
315
190
95
475
236
06
0075
基层
100
6886385822321628815
03
4.施工工艺流程
1
f4.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下承层施工→施工放样→拌和厂拌料与运输→摊铺→压实→养
生→检查验收4.2施工及质量控制方法4.2.1下承层的检查
按质量验收标准对垫层进行验收,凡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均进行相应的处理直至满足要求。4.2.2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包括标高测定与平面控制。在已检验合格的垫层上进行中线恢复,施工前根据已恢复出的中桩放出底基层的设计边线;并在两侧设置方木或槽钢作为模板,控制底基层铺筑宽度。4.3水稳碎石混合料拌制4.3.1拌和:根据原材料的含水量测定结果及混合料配合比,预测混合料的初始含水量。在拌和时要保证原材料同时投料,以保证混合料的均匀性。4.4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随拌随即用自卸车运至工地摊铺。在装料前应将料车车厢清洗干净。在装料时,汽车要前后移动至少分三次装料,避免形成锥体引起集料离析。运输车上的混合料应以苫布或彩条布覆盖,以避免水分蒸发。运输途中不得卸料或无故停车。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必须立即以最短时间排除,当有困难时,应转装其它车辆运输,如车内混合料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运到工地,必须予以废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