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公路布设,新埋设水准点与部分原有水准点、各等级控制点组成某市二等精密水准网。测量路线双程总长308公里,组成6个闭合环、1条符合水准路线,共分142测段进行往返观测。(二)野外作业1.仪器检校。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野外观测作业开始前和结束后,应对使用之仪器、标尺进行全面的检查。每日测前进行例行检查,检校仪器的圆水准器、标尺水准器和i角误差。对于i角误差检校则可采用数字水准仪提供两种检校方法,“A×B×”法和“A××B”法(A和B是标尺位置,×是仪器位置)。根据需要选择检测方法,每种方法均可按照仪器设定好的操作步骤来实现,操作完毕仪器将计算出i角值,存贮到系统信息的i角改正一项中,这样仪器将对每个标尺读数自动进行i角改正。至于水准气泡的校正采用的方式和传统常规方式相同,这里不再重复述说。2.仪器参数设置。在线路水准测量中,按“规范”要求设置观测限差,具体有:视线长度≤50m,视线高度≥03m,同一标尺两次读数的差≤04mm,两次读数所测高差的差≤06mm。该数字水准仪仅检验前后视距累计差,我们将其限差设置为≤20m。这些限差在仪器“设置限差”菜单中输入,作业时如出现超差情况仪器会自动报警。3.外业水准观测。(1)观测方法。进行单线路往返观测,沿设计水准网环线逐环进行观测,每测段奇数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偶数站观测顺序为前后-后-前,即始终先观测某条标尺。使用仪器标配的2kg尺台支承标尺,以自制尺撑使标尺铅垂和稳定。安置水准仪三脚架时,使其中两脚与测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轮换置于路线的左侧与右侧,用测轮丈量视距,使前后视距近似相等。(2)观测情况。因测段长均小于3km,均能在水准点控制点上收测,无需另设间歇点。水准观测分测段或区段进行,先作往(返)测,再作返(往)测,同一测段的往返测,一般分上午或下午对称进行,如上午进行往测或返测,
f下午即进行返测或往测。为促使观测误差和权的合理分布及提高精度,平坦地段视线长度一般固定在40m左右。水准观测从2006年3月10日至2006年4月25日结束,历时45天。观测情况统计如下:有效观测日为35天,平均每天观测88km。通过采用数字化水准仪和测轮量距节省了人力,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三)内业处理
1.高差表编制。将水准观测数据传输到微机,根据观测成果编制外业高差表,列出各测段起、终点,测段往返测量距离、高差,计算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及高差中数等,摘取数据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