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教育网www309educom
第七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建知识体系
1把握1关系1制度1方针新
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明学习目标
宗教工作基本方针2.掌握3个原则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基本原则
3.理解4个优越性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政治认同增强对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和我国宗教工作基本方
针的认同
2.科学精神用科学的态度看
备核心素养
待宗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3.法治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4.公共参与青少年学生作为
公民应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
第一框民族原则与民族政策
一、民族关系及其处理原则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①内涵:各民族一律平等,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309教育资源库www309educom
f309教育网www309educom
②原因: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
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错误
错误
2民族团结原则
①内涵: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
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汉族离不开少
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②原因: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
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①内涵: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②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
然要求。
澄清认知
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繁荣;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共同繁
荣,还包括政治、文化共同繁荣。
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地位
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内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容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