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一般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
成果总结
自1994年我校计算机专业正式招生以来,尤其是99年高校扩大招生后,我们一直在思考并探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一般工科院校,我们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与一流高校有何不同?社会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计算机毕业生?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定位及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来适应这一需求?带着这样一系列问题,我们于2001年申报了一项安徽重点教改课题,名为《一般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经过近两年的研究探索,项目工作已完成,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我校及本省其他一些同类工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得到了应用。下面对本项目的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总结:
一、进行计算机专业改造,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对于冶金、化工、数理等一些传统专业,计算机专业是一门较新的专业,也是目前社会需求很大的一个热门专业,另外,知识结构不完全稳定、专业内容变化快、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等特点,也使得本专业具有十分独特的一面。也正加为如此,高校培养的学生,在经过四年的学习后,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已显得有些过时,从而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发生,使得学生难以快速适应社会的要求。
1
f目前,从清华、北大的一流大学到规模很小的一些院校,几乎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由于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水平和能力差别很大,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规格档次必然不同。但纵观我国各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难发现,几乎所有高校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差不多,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各学校应针对自身的办学水平进行目标定位和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形成自已的特色。根据我校一般工科院校的特点,进行专业重新定位并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近年来,由于本科教学的扩大招生,使得各校的办学规模骤然增大,从扩招的专业分析来看,由于计算机专业热门,所以这些年来也成了各校扩招的重点专业,从我校的情况看,其扩招速度远大于一些传统专业。另外,由于专业热门,本专业高学历、高水平的计算机专业教师也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了教学资源与教学规模之间的矛盾,解决这种矛盾也是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二、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确定是专业改造的基础从2001年项目开始以来,通过走访一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