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
。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
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18、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
,
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
疏
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
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19、消防车、消防艇以及消防器材、装备和设施,不得用于
;
20、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应当建立
,
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村民委员
会、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建立
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
f21、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
;
22、
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23、国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
品的企业投保
;
2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
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
区域内的
,并由公安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25、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除本法
第十一条另有规定的外,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
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
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26、
应当按照各
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27、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依照
的规定处罚;
28、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
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
距离;
29、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建设
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
;
30、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优先保障
。
二、判断题(每题1分,总计10分)
1、单位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参加扑救外单位火灾所损耗的燃料、灭火
剂和器材、装备等,由火灾发生的公司给予补偿;()
2、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
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f3、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4、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检举、控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