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凶险?(18)恐怕不会了。(19)但也未必。南山有鸟,北山张罗,如今张着罗网的岂止北山?不来,又往哪里去?(20)于嗟鸠兮,于嗟人人兮!(有删改)13.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诗人的句了,有什么作用?(4分)14.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15.文章第(7)段中“齐齐惊呼”表现了孩子们什么样的心理?(4分)16.请探究文章结尾“于嗟人兮!”的情感意蕴。(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个性主义与人性尊严摩罗①个性解放是五四时代的强音之一,虽然就整个时代而言,当时对个性主义的理解并不深刻,但少数代表人物(比如鲁迅)那里,无论是在理论表述上还是在人生实践上,都有了相当的发展。②但在后五四时代,个性主义的血脉渐渐消隐,也许这不难找到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内太缺乏个性主义的基因,社会的急剧动荡又不能为此提供温床。可是,在如此漫长的精神受难之后,尤其是经历了文革时代非人的折磨之后,文化学术界仍然对个性主义如此漠视,如此无动于衷,这叫人有点想不通。③这里说漠视,也许有点夸张。实际上,在所谓新时期中,有不少学人涉及到了个
f性主义问题。但是,除了极个别的人之外,大家都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学术名词在使用,至多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追究,而没有把它与我们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联系起来。如果个性主义只是我们用来描述异域文明、研究历史人物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而不是作为我们的文化目标,如果它只是我们用来建设学术文化的一件材料,而不是作为我们的精神尺度的价值标准,那怎么能说我们拥有了个性主义呢?④有人说,人道主义的核心,就是个性主义。那么,个性主义的核心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尊严意识。我们缺乏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精神,根子就在于我们没有确立起人性尊严的意识。多少年来,任何别的东西都是重要的,唯有人不但不重要,而且是肮脏的,所以必须用别的东西来压倒人,讨伐人。有时也许是为了某个具体的需要而不得不采取漠视人的态度,比如为了战争的胜利,或社会的稳定,或家庭的延续等。可时间一长,竟然培养起一种瘾,即使没有迫切的使命,对人的恐惧成了我们的基本心态,摧毁人折磨人成了我们的嗜好。我们既然对人所共有的基本属性怀有敌意,自然也会仇恨这种属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表现。于是,我们不但丧失了对于个人尊严和个人价值的尊重,还形成一种反人道反人性的文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