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的机会。
2、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科举制开始诞生。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二、科举制完善
1、唐朝,常设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2、唐太宗时:①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人数
3、武则天时:①创立殿试制度;②开设武举
4、唐玄宗时:①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②曾八次举行殿试
三、科举制影响
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凭才学做官。
2、它使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f4、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五课:“和同为一家”
一、唐朝在今天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二、唐与吐蕃关系
1、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641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8世纪初,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唐蕃“和同为一家”
三、唐玄宗封回纥(维吾尔族)首领怀仁可汗,封族(满族)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彝族、白族)首领云南王。
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一、唐朝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①唐朝繁盛先进,激起了各国的向往;②唐朝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③发达的交通,便利了中国与各国的交往。
二、唐与日本的关系
1、日本先后派出10多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访问。
2、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①仿效唐朝进行政治改革;②参考汉字,创制日本文字;③在社会生活习俗方面学习中国。
3、唐玄宗年间,鉴真经过6次努力东渡日本获得成功,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隋唐时,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派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文化
2、贸易方面: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文化交流:①新罗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②新罗引入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③新罗音乐传入中国。
四、玄奘西游: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他著《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建筑
f1、隋唐建筑的特点:规模宏大,气势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2、代表:①隋时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