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九条国家有计划地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和利用种质资源,定期公布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目录。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国家种质资源库,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保护区或者种质资源保护地。第十条国家对种质资源享有主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种质资源的,应当经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从境外引进种质资源的,依照国务院农业、
2
f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第二节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一)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主要内容:1、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作物起源中心的概念:野生植物最先被人类栽培利用或产生大量栽培变异类型的比较独立的农业地理中心。2、作物最初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初生中心)4个标志:①有野生祖先;②有原始特有类型;③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当作物从原生起源中心向外扩散到一定范围时,在边缘地点又会因作物本身的自交和自然隔离而形成新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多样化地区,即次生起源中心。4个特点:①无野生祖先;②有新的特有类型;③有大量的变异;④有大量的隐性基因。3、遗传变异性的同源系列规律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4、原生作物和次生作物人类有目的驯化的植物称为原生作物。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境时,就被人类分离为栽培的主体,称为次生作物。(二)瓦维洛夫提出的作物起源中心8个作物起源中心:中国东亚中心印度中心中亚细亚中心西亚中心地中海中心埃塞俄比亚中心南美和中美起源中心南美中心(三)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与补充齐文和茹考夫斯基12个大基因中心(四)瓦维洛夫起源中心学说在作物育种上的意义(1)指导特异种质资源的搜集(2)可在起源中心得到抗性材料和恢复基因(3)指导引种
3
f二、哈伦的有关作物起源的观点1、中心和非中心体系2、地理学连续同一体学说第三节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一、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一)按育种实用价值分类(二)按亲缘关系分1、初级基因库各资源材料能相互杂交,杂种可育、染色体配对良好、基因分离正常,同一种内的各材料。2、次级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