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达到3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223。初步形成了肉鸭生产加工、畜禽饲料加工、果蔬加工、面粉加工、木材加工、棉纺加工等六大集群,有力带动了相关种植养殖业的发展。222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番茄园区提供了绿色种植保障2221农业执法全面加强。为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单县开展了一系列“农资打假护农执法”行动,使单县农资市场秩序有明显好转。2222农业标准化生产持续推进。制定完善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标准体系,加大质量控制技术的推广力度,
f提高农业标准化普及率。积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全县先后建设了10个标准化基地,实行标准化种植的面积为45万亩,其中无公害认证的面积为28万亩。全县新增“三品一标”认证10个,达到30个,其中无公害认证27个、绿色认证1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个。
223农村深化改革为番茄产业园区建设建立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家庭承包制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结合,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参与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紧紧围绕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依托特色种植、养殖基地,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鼓励各行各业发展面向“三农”的经营性服务组织和基层网点,推动行业性服务组织向农业公司等经济实体发展,开展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服务,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全县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62家,在工商登记注册合作社总数达到775家,其中新增市级示范社11家,达到30家;新增省级示范社5家,达到7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农户注册入社率332在县工商部门注册家庭农场达105家。
224惠农政策为番茄园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f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继续实施农作物、畜牧和林木良种补贴,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及时足额将各项补贴资金兑现到农民手中。落实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1070万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65万元,补贴农机具868台,受益农户868户。积极组织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认真做好全县扶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