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筑于外表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那巨大的屋顶。屋顶呈现向西侧倾斜的趋势,这其实一部分是由于室内空间的设计形成的,建筑为控制檐口高度对两个放映厅进行了充分的空间利用,因此形成了自西向东的一个大斜面,而到了建筑西侧时,已然没有足够的空间做一个相同的大斜面,于是建筑采取了比较巧妙的方式切出面角并用小斜面替代的方式,给西侧留出了大阶梯的空间,同时也丰富了屋顶界面。两片屋面相互脱开并于其顶部内侧容纳设备空间的做法,亦见于厦门高崎机场T3航站楼。与T3航站楼不同的是,此处收容的是冷却塔,而T3航站楼则为通风换气设备。新元素的介入第一个明显的新元素便是曲线。与周边不同年代已建成的三大嘉庚建筑群相比,曲线的元素在这个建筑上用得格外频繁。群贤楼群除了闽南式屋顶基本以直线为主,嘉庚楼群亦然,建南楼群除了其本身建筑群组的月牙形布局,也均以直线为主。而在本案中,凸出大屋顶之外南侧体量则呈现为一扭转弧面,与东侧报告厅凸出屋顶部分亦以弧面凸出,似乎在彰显建筑之“不同”。建筑台阶部分,大体量台阶如果是为了配合建筑的体量的话,那么其装饰使用的弧线则可以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同”。第二个不同的元素便是屋顶上那些具有某种象征性意义的飞檐,因其屋顶部分为不上人屋面,那么这些突出物则仅具装饰象征作用,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屋顶部分略为集中与强烈的语言,营造出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留下了让人们思考与讨论的空间。一个建筑,能让当地人接受是最重要的事情,学生与游客已经将此建筑作为摄影留念的必选场所之一,说明了建筑师试图“小心翼翼”地营造一种“和而不同”的建筑的尝试,已经取得了成功。
f14结语
厦门大学艺术中心通过限高、架空、灰空间组织等方式削减其巨大体量对校园环境的影响;通过对传统闽南大屋顶的解构,重建了嘉庚建筑的文化内涵;通过绿瓦、起翘、弧形台阶扶手等精巧西部的推敲,赋予了建筑浓浓的地域表情。设计师扎根传统,超越传统的设计方式给厦门大学的校园又增添了一座漂亮的地标,同时也给当代中国建筑师们如何在传统与时代之间形成纽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案例。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