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元件焊接在万能板上,并用导线将它们联接起来。焊接结果如下图:
电路板正面
13
f电路板背面
84烧录程序并运行
用编程器将编译好的seco
dwatchhex文件烧录进单片机,再将单片机插入焊接于电路板上的IC座中,接通电源,开始运行秒表。结果显示,秒表运行正常。按照我们的预期实现了计时、暂停和清零的功能。并且计时的准确度很高,计时范围内误差不超过01秒。至此,我们的秒表设计和制作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14
f9、心得体会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主要承担程序设计的工作。虽然秒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功能,但要在单片机中使用汇编语言来实现这个功能,仍然花了我不少心思。首先是计时的问题,由于单片机计时器最大只能计时655ms,因此要实现毫秒位的变化,我采用了软件计时的方法,单片机只需计时10ms,然后用软件重复10次,即可达到计时100ms的目的。显示方面,为了使编程简单,我使用了静态显示。不过这使得占用IO口线过多,而且连线复杂繁琐,为实物的制作带来了不便。在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中我会努力加深动态扫描显示的理解,争取熟练运用。根据书本知识,我们一开始只给P0口加上了上拉电阻,但是实物做成后我们发现P1和P2口得输出显示非常暗,初步确定是驱动能力不足的问题后,我们给二者也加上了上拉电阻,结果使得显示正常了。由此我们了解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时候书本上的知识需要经过实践的改进,才能运用到实际中。此次课程设计巩固了我的基础知识,提高了我的应用水平,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使我受益匪浅。然而,在吸取经验的同时,我也吃了不少教训。在编程、仿真、焊接方面都走了不少弯路。但是,学则要有所收获,经过此次的锻炼,我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有所提高,知识也掌握得更加扎实了。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钻研,提高自己,争取在学术和记忆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15
f10、参考文献
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李朝青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年。2《计算机接口技术试验指导书》,黄艳玲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8日
16
fr